
硬质合金中的P类 K类和M类是什么意思
>
硬质合金是一类使用更广泛的高速加工(HSM)刀具材料,此类材料是通过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,由硬质碳化物颗粒和质地较软的金属结合剂组成。由于硬质合金中不同种类的碳化钨粉、混合料成分和金属结合剂含量、晶粒长大抑制剂的类型和用量等的组合变化,构成了硬质合号的多样性。而我们所说的P类,K类和M类是指ISO对切削用硬质合金的分类。ISO把切削用硬质合金分为了3类:P类,K类和M类。

P类硬质合金(相当于我国YT类)硬质合金由WC、TiC、和Co组成,也称钨钛钴类硬质合金。这类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钢料。常用牌号有YT5(TiC的质量分数为5%)、YT15(TiC的质量分数为15%)等,随着TiC质量分数的提高,钴质量分数相应减少,硬度及耐磨性增高,抗弯强度下降。此类硬质合金不宜加工不锈钢和钛合金。
K类硬质合金(相当于我国YG类)即硬质合金由WC和Co组成,也称钨钴类硬质合金。这类合金主要用来加工铸铁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。常用牌号有TG6(钴的质量分数6%)、YG8(钴的质量分数8%)等,随着钴质量分数增多,硬度和耐磨性下降、抗弯强度和韧性增高。
M类硬质合金(相当于我国YW类)即硬质合金是在WC、TiC、Co的基础上再加入TaC(或NbC)而成。加入TaC(或NbC)后,改善了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。这类硬质合金既可以加工铸铁和有色金属,又可以加工钢料,还可以加工高温合金和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,有通用硬质合金之称。常用牌号有YW1和YW2等。
通过IOS对硬质合金分类虽然不能完全表示硬质合号选择的材料特性,但它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的起点,让人们更容易选择和区分。
通过IOS对硬质合金分类虽然不能完全表示硬质合号选择的材料特性,但它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的起点,让人们更容易选择和区分。